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382 時間:2023-11-3
膠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單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膠粘劑膠合而成的三層或多層的板狀材料,通常用奇數層單板,并使相鄰層單板的纖維方向互相垂直膠合而成。
膠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飛機、船舶、火車、汽車、建筑和包裝箱等作用材。一組單板通常按相鄰層木紋方向互相垂直組坯膠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內層板對稱地配置在中心層或板芯的兩側。用涂膠后的單板按木紋方向縱橫交錯配成的板坯,在加熱或不加熱的條件下壓制而成。層數一般為奇數,少數也有偶數。縱橫方向的物理、機械性質差異較小。常用的膠合板類型有三合板、五合板等。膠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節約木材的一個主要途徑。
通常的長寬規格是:1220×2440mm,而厚度規格則一般有:3、5、9、12、15、18mm等。主要樹種有:櫸木、山樟、柳按、楊木、桉木等。
基本原則
為了盡量改善天然木材各向異性的特性,使膠合板特性均勻、形狀穩定,一般膠合板在結構上都要遵守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對稱;二是相鄰層單板纖維互相垂直。對稱原則就是要求膠合板對稱中心平面兩側的單板,無論木材性質、單板厚度,層數、纖維方向,含水率等,都應該互相對稱。在同一張膠合板中,可以使用單一樹種和厚度的單板,也可以使用不同樹種和厚度的單板;但對稱中心平面兩側任何兩層互相對稱的單板樹種和厚度要一樣。面背板允許不是同一樹種。
要使膠合板的結構同時符合以上兩個基本原則,它的層數就應該是奇數。所以膠合板通常都做成三層,五層、七層等奇數層數。膠合板各層的名稱是:表層單板稱為表板,里層的單板稱為芯板;正面的表板叫面板,背面的表板叫背板;芯板中,纖維方向與表板平行的稱為長芯板或中板。在組成腔臺板板坯時,面板和背板必須緊面朝外。
種類
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資源發展膠合板生產,做到材盡其用,我國新制訂的國家標準(報批草案)根據膠合扳使用情況,將膠合板分為涂飾用膠合板(用于表面需要涂飾透明涂料的家具、縫紉機臺板和各種電器外殼等制品)、裝修用膠合板(用作建筑、家具,車輛和船舶的裝修材料),一般用膠合板(適用于包裝,墊襯及其它方面用途)和薄木裝飾膠合板(用作建筑,家具,車輛,船舶等的高級裝飾材料),膠合板種類根據膠合強度又分為:
(1)I類(NQF)——耐氣候、耐沸水膠合板。這類
膠合板具有耐久、耐煮沸或蒸汽處理等性能,能在室外使用.
(2)Ⅱ類(Ns)——耐水膠合板。
它能經受冷水或短期熱水浸漬,但不耐煮沸。
(3)Ⅲ類(Nc)——不耐潮膠合板。
歷史
1812年,法國機工獲得了第1臺單板鋸機專利,到1825年,這種單板鋸機尚不能在工業生產中應用,此后在德國漢堡得到改進和制造。第1臺單板刨切機是法國人CharlesPicot研制的,于1834年獲得專利,經過近30年時間才用于工業化生產。膠合板工業的發展得益于單板旋切機的發明和應用,關于第1臺旋切機發明有幾種說法,第1臺旋切機發明于1818年;1819年俄國人飛賽爾教授發明了旋切機,當時稱薄木刨;也有人認為旋切機是英國工程師飛維利爾(Fevilear)發明的;1840年,JohnDresser獲得美國的旋切機專利No.1758,1844年Carand在法國獲得另一項旋切機的專利。19世紀中葉,德國建立了第1家單板制造工廠,旋切機大多是法國的,德國也進口了美國制造的旋切機。1870年后,德國柏林A.Roller公司曾生產過比較簡單的旋切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于旋切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促使膠合板工業迅速發展。19世紀90年代,膠合板的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此后逐漸打開了市場,膠合板生產才得到較快的發展,建立了許多膠合板廠。在美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膠合板才成為一種正式商品名稱。
聯系人:楊先生
電話:18818687869
郵箱:980980328@qq.com
地址:深圳市光明區玉塘街道田寮社區根玉路與南明路交匯處宏源發物流園B棟B011